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Dryopteris fragran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香鳞毛蕨
Dryopteris fragrans
中国植物志>> 第5(1)卷 >>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>> 鳞毛蕨属 Dryopteris

57. 香鳞毛蕨

Dryopteris fragrans (L.) Schott, Gen. Fil. t. 9. 1834; Fl. North Amer. 2: 283. 1993. ——Polypodium fragrans L. Sp. Pl. 1089. 1753. ——Drypteris fragrans (L. Scott var. remotiuscula (Kom.) Kom. in Fl. URSS 1: 38. 1934. ——Nephorodium fragrans (L.) Rich. var. remotiusculum Kom. in Fedde Report 9:94. 1911. syn. Nov.; 辽宁植物志 上册99. 图版40: 1-2.1985; 新疆植物志1: 46. 1992; K. Iwats. Fl. Jap. 1: 157. 1995.

植株高约20-30厘米。根状茎直立或斜升,顶端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、膜质、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,先端短渐尖,边缘疏具锯齿的鳞片。叶簇生,叶柄通常长仅1-2厘米,生于石缝中的植株,长可达12厘米,禾秆色,有沟槽,密被红棕色,长圆披针形,边缘具锯齿的鳞片和金黄色腺体;叶片长圆披针形,长10-25厘米,中部宽约2-4厘米,先端短渐尖,向基部逐渐狭缩,最基部宽不足1厘米,二回羽状至三回羽裂;羽片约20对,斜展,彼此靠近,往往相接,披针形,钝尖至急尖头,中部羽片长约1.5-2厘米,基部宽约6-8厘米,下部数对狭缩呈耳状,羽状或羽状深裂;小羽片(裂片)矩圆形,边缘具锯齿或浅裂。叶草质,干后上面褐色,下面棕色,两面光滑,沿叶轴与羽轴被亮棕色披针形鳞片和腺体,叶脉羽状,两面不显。孢子囊群圆形,背生于小脉上;囊群盖膜质,圆形至圆肾形,边缘疏具锯齿,大,成熟后彼此靠近并往往伸出叶边之外,背面具腺体。孢子椭圆形,周壁具瘤状突起,染色体n=41,二倍体。

产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内蒙古、新疆等省区。生于林下,海拔700-2400米。俄罗斯(远东地区)、日本、朝鲜以至欧洲、北美也有分布。

疏香鳞毛蕨D. fragrans var. remotiuscula(Kom.)Kom.原产俄罗斯远东,与原种的区别为羽片较窄,彼此疏离,囊群盖背面腺体较少,《辽宁植物志》的作者认为我国东北也产,我们认为二者很难区别,予以合并。新疆植物志的作者在引证文献中引了《西藏植物志》,西藏不产此种,引证有误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2000《中国植物志》第5(1)卷 152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